尚恐俗尘除未尽,每思雪夜宿东林。的释义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东林寺

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尚恐俗尘除未尽,每思雪夜宿东林。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善于在诗中刻画孤寂凄冷的意境,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译文

群山耸立,寒气逼人,精美的庐舍(指东林寺)就坐落在这群山之中,流星穿过稀疏的树木,月亮仿佛在云中逆行,这绝顶之上,人迹罕至,高大的松树间,鹤群显得与众不同,我还担心自己身上的俗尘没有除尽,因此常常思念在雪夜中宿于东林寺的情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东林寺周围幽静、清冷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众岫耸寒色”、“绝顶人来少”等句,展现了东林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高远;而“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等句,则通过动态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东林寺及其周围环境的幽静与清冷,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诗中“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两句,尤为生动传神,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波动,而“尚恐俗尘除未尽,每思雪夜宿东林”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使全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善于在诗中刻画孤寂凄冷的意境,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过程中,经过东林寺时所作,面对东林寺幽静的环境和清冷的景色,诗人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仕途和内心的苦闷,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向往的诗篇,东林寺作为佛教圣地,也激发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