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龙媒八千骑,要令穷虏畏飞腾。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安得龙媒八千骑,要令穷虏畏飞腾。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七言歌行和边塞诗,风格豪放,意境雄浑,语言质朴自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李颀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将士英勇精神的赞美。

译文

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

行军在风沙中刁斗声声震天,公主弹奏的琵琶曲幽怨凄楚。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广袤的沙漠。

怎样才能得到那八千匹好马,让敌人闻风丧胆,不敢再来侵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将士们的英勇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渴望和对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赞美。“安得龙媒八千骑,要令穷虏畏飞腾”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拥有强大的军力,使敌人闻风丧胆,不再侵犯的强烈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边疆环境的恶劣,诗人以“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开篇,既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又暗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两句,通过声音和情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艰苦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安得龙媒八千骑,要令穷虏畏飞腾”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理想,使全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当时,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经常发生战争,边疆地区局势动荡不安,诗人李颀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渴望和对将士们英勇精神的赞美,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对边疆将士的关注和支持,为国家的安宁和统一贡献力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