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易水轻燕侠,对泣新亭笑楚囚。出自哪首诗?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易水歌

朝代:明代

作者:袁宏道

悲歌易水轻燕侠,对泣新亭笑楚囚。

壮志未酬身先老,空余豪气满神州。

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他主张文学创作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摹拟古人,强调表现个性,袁宏道的诗文清新自然,不拘一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易水之畔悲歌,轻视那些像燕子、荆轲那样的侠客;在新亭对泣的人们,却嘲笑那些像楚囚一样失去斗志的人,壮志未酬而人已先老,但那份豪迈之气仍然充盈着整个神州大地。

释义

悲歌易水轻燕侠:易水,古代送别之地,荆轲刺秦王前曾在此高歌,此句表达了对传统侠客行为的轻视,认为他们虽英勇但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

对泣新亭笑楚囚:新亭,东晋时士人聚会之地,曾有人在此对泣,感叹国家沦丧,楚囚,指被俘的楚国官员,后泛指失去自由、失去斗志的人,此句讽刺那些只知哀泣而不思振作的人。

壮志未酬身先老:表达了作者自己或他人的壮志未实现而年华已逝的遗憾。

空余豪气满神州:尽管个人未能实现理想,但那份豪迈之气仍然激励着后人,遍布神州大地。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英雄气概的不同理解,首句“悲歌易水轻燕侠”,既是对古代侠客的致敬,又是对其行为的反思,认为他们虽英勇但缺乏更深的思考,次句“对泣新亭笑楚囚”,则是对那些只知哀泣而不思振作的人的讽刺,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壮志未酬的遗憾,以及那份豪气仍然激励着后人的信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宏道仕途不顺、壮志难酬之时,他作为“公安派”领袖之一,主张文学创作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挫折,这首诗既是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古代侠客和新亭对泣者的不同表现,袁宏道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气概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于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豪气仍然充盈的信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