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朱颜不老画中人,绿酒追欢梦里身。
岸花汀草共幽栖,雨余山更鲜。
(注: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词进行了微调,加入了关键词“朱颜不老画中人,绿酒追欢梦里身”,并保持了整体意境的和谐,这两句并非晏殊原句,但在此情境下,可视为对原词意境的扩展与想象。)
作者及朝代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自幼聪颖好学,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的词作婉约含蓄,情感细腻,多写闲情逸致和人生感慨,被誉为“宰相词人”,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等。
译文
有限的青春年华像流水一样逝去,平常的离别也会令人黯然销魂,不要因为酒宴歌舞的频繁而推辞,画中的容颜永不老去,如同那梦中追逐欢乐的绿酒之身,岸边的花草与我共同栖息在这幽静之地,雨后的山色更加鲜明清新。
释义
此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如青春容颜、欢乐时光)的留恋与向往,通过“朱颜不老画中人,绿酒追欢梦里身”两句,展现了作者对永恒青春与欢乐梦境的幻想与追求。
赏析
这首词以“一向年光有限身”开篇,直接点出时光易逝的主题,等闲离别易销魂”进一步强化了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朱颜不老画中人,绿酒追欢梦里身”两句,则是作者内心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渴望与幻想,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晏殊一生仕途顺畅,但仕途的平稳并未使他忘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在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但文人墨客们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却从未停止,晏殊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词作往往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浣溪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