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陇头水》,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陇头水
宋·陆游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视太白光。
挥戈回日战河北,空有壮心填黄壤。
陇头水声杂鸣笳,陇头秋云起平沙。
报国欲死无战场,专向酒边成醉卧。
少年倜傥不事家,功高不赏空咨嗟。
起望东北心悠悠,身骑天马横八荒。
穷愁自古有英豪,丈夫未死岂能休!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陇山之巅十月间已有霜降,壮士在夜晚凝视着太白星的光芒,想要挥戈回日,在河北战场奋勇杀敌,却只能空怀壮志,最终埋骨黄土,陇头的水声夹杂着胡笳的悲鸣,陇头的秋云从平沙之上腾起,想要为国捐躯却没有战场,只能在酒边沉醉,虚度时光,少年时倜傥不羁,不事家业,立下赫赫战功却得不到封赏,只能空自叹息,起身望向东北方向,心中悠悠愁绪难平,梦想着身骑天马,纵横八荒,自古以来穷愁之中不乏英豪,大丈夫未死岂能罢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陇山的自然景象和壮士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夜视太白收光芒”一句,象征着壮士虽有杀敌之志,却无杀敌之机;“报国欲死无战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想要为国捐躯却无处施展才华的悲愤之情。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深沉的爱国情感和激昂的壮志未酬之情而著称,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壮士内心世界的抒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诗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的事业,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描绘壮士的内心世界和陇山的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