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风尘常扑面,岂惟京洛化人衣。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到处风尘常扑面,岂惟京洛化人衣。

(注:“到处风尘常扑面,岂惟京洛化人衣”这句并非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诗作为结尾,以展现一种意境的延伸,原诗并无此句,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一设定进行。)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工诗,喜为苦吟诗风,以锤炼字句著称,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红树绿叶正浓,把移开的石块放回原处,轻轻拂去石上的浮尘,惊动了那里蛰伏的小云,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只是所到之处皆是风尘仆仆,岂止是京城洛阳的尘埃沾染了衣裳。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前六句写幽居的环境,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和对尘世纷扰的无奈。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诗中通过对李凝幽居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清幽的生活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句子,以其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而结尾的“到处风尘常扑面,岂惟京洛化人衣”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他早年出家为僧,后来还俗应举,但屡试不第,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对尘世纷扰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李凝幽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追求,即追求一种宁静、清幽的生活,远离尘世的纷扰和喧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