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前官路堠累累,叹息何时送我归?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路叹

唐·韦庄

驿前官路堠累累,叹息何时送我归?

望断云山多少路,行人遥指翠微西。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驿站前的官道上,路标(堠)一个接一个,我不禁叹息,这些路标何时才能指引我踏上归途?我望断了云山之间蜿蜒曲折的道路,远处的行人遥指着翠微山以西的方向,那里似乎是我归家的希望所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深切渴望和无奈之情,首句“驿前官路堠累累”描绘了驿站前官道上的路标众多,暗示了诗人长途跋涉、离家已久的现状,次句“叹息何时送我归”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归期的无尽期盼和无奈叹息,后两句通过“望断云山”和“行人遥指”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首句以“驿前官路堠累累”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诗人的旅途劳顿和思乡之苦,次句“叹息何时送我归”直接抒情,将诗人的无奈和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通过“望断云山”和“行人遥指”的意象,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煎熬和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尤为深切,这首诗很可能是韦庄在旅途中,面对漫长的归途和无尽的思乡之情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途的无限期盼,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们流离失所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