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静思
宋·陆游
钟残小院欲销魂,漠漠幽香伴月痕。
独坐空庭人不寐,一帘疏影对黄昏。
作者及朝代: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外患深重的年代,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壮志难酬,晚年退居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译文:
钟声渐渐消散在小院里,令人心神欲醉,淡淡的幽香伴随着月光的痕迹,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中,夜不能寐,只有稀疏的树影与我对望着,共度这黄昏时光。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小院的情景,通过“钟残”、“欲销魂”、“漠漠幽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独坐空庭,面对黄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诗人的孤独心境,首句“钟残小院欲销魂”以钟声的消散为引子,引出小院中的静谧与诗人的沉醉之感,次句“漠漠幽香伴月痕”则以幽香与月痕为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幽与神秘,后两句“独坐空庭人不寐,一帘疏影对黄昏”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对黄昏的凝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壮志难酬,晚年退居家乡,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面对国家破败、个人壮志未酬的境遇,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无奈,夜晚独坐小院,面对清幽的月光与稀疏的树影,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夜静思》,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蕴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