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羡村邻机上女,隔篱相唤祭蚕官。全诗是什么?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蚕妇吟

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

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归。

却羡村邻机上女,

隔篱相唤祭蚕官。

一年辛苦今宵夜,

明岁天寒眼欲穿。

作者及朝代

谢枋得(1226年—1289年),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与文天祥同道,以忠义自任,他一生致力于抗元事业,曾组织义兵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朝强迫北上大都(今北京),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正月九日在大都殉国,终年六十六岁,他的诗文作品充满了爱国激情和民族气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谢枋得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精《易》学,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善于言谈,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在南宋末年,他积极参与抗元斗争,展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他的诗文作品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子规鸟在四更天时啼叫得特别凄厉,

我起床查看蚕宝宝是否吃得饱足,担心桑叶不够它们吃。

我不相信那楼头杨柳树下月光中的歌舞女子,

她们竟然在深夜还未归来。

我反而羡慕那些村里的邻家女子,

她们隔着篱笆相互呼唤着去祭拜蚕神。

一年的辛苦劳作就在今夜得到了回报,

但想到明年天寒地冻时又要为养蚕而操劳,真是让人心急如焚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蚕妇在深夜起身查看蚕宝宝吃桑叶的情景,表达了她对养蚕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她不相信那些过着奢华生活的女子会理解她的辛苦,反而羡慕那些能够安心祭拜蚕神的邻家女子,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她对明年养蚕生活的担忧和焦虑。

赏析

这首诗以蚕妇的视角展开叙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她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以子规鸟的啼叫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蚕妇的辛苦和无奈,接下来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蚕妇与那些过着奢华生活的女子的不同,后两句则通过“却羡”和“眼欲穿”等词语,表达了蚕妇对邻家女子的羡慕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谢枋得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他深刻感受到了人民的疾苦和国家的危亡,在这首诗中,他以蚕妇的口吻表达了对养蚕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谢枋得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苦难生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