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宋·陆游
百岁纷纷易白头,一年鼎鼎又清秋。
老怀易感悲时序,病骨难支怯衣裘。
落叶满庭风簌簌,残云迷树晚悠悠。
西窗独坐闲吟处,月上东墙更上楼。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人生匆匆,百年时光容易让人白了头,转眼间又到了这一年中的清秋时节,老年人心怀敏感,容易因时序变迁而感伤,病弱的身体难以支撑,连穿衣都感到畏惧,庭院里落叶纷飞,风声簌簌作响,傍晚时分,残云缭绕在树梢之上,景象悠悠,我独自坐在西窗下闲吟诗句,当月亮爬上东墙时,我又登上了更高的楼层,继续我的思绪。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忧虑,通过描绘清秋时节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赏析
“百岁纷纷易白头,一年鼎鼎又清秋”两句,以时间流逝为引子,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写老怀易感、病骨难支的身体状况,以及落叶满庭、残云迷树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悲凉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也有对自然规律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国家前途渺茫,诗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贬谪,壮志难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面对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和国家的危局,心中充满无奈与悲凉时所作,通过描绘清秋时节的景象,诗人抒发了对生命、时间、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