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行缺月黄昏後,钟下乱山空翠中。的解释

生辉7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释绍嵩的《与曾亨仲曹六二兄买小舟游西湖》,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与曾亨仲曹六二兄买小舟游西湖

宋·释绍嵩

载酒寻春湖上山,

马行缺月黄昏後。

钟下乱山空翠中,

花气袭人知骤暖。

作者简介

释绍嵩,字亚愚,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留有不少诗作,多描绘山水景色和禅意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

译文

我们带着酒去寻找春天,在湖上和山上漫游。

马儿在黄昏后行走,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

钟声在群山环绕的空翠中回荡,

花香袭人,让人知道天气突然变暖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乘船游西湖的情景,首句“载酒寻春湖上山”点明了游玩的目的和地点,即带着酒去寻找春天的美景,地点在湖上和山上,次句“马行缺月黄昏後”描绘了黄昏后马儿行走的场景,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第三句“钟下乱山空翠中”通过钟声在群山中的回荡,以及空翠(指山间苍翠的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幽静和深邃,末句“花气袭人知骤暖”则以花香袭人,让人感受到天气的突然变暖,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西湖春游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湖上的美景、山间的幽静以及天气的变化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享受生活的态度,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缺月”、“钟声”、“空翠”等,使得全诗充满了诗意和禅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无从得知具体的细节,但可以推测的是,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天,与友人曾亨仲、曹六等人一起乘船游西湖时所作,在游玩的过程中,诗人被西湖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春游美景的诗篇,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在诗中也不忘融入禅意和哲理,使得全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禅意之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在解析中提到了“花气袭人知骤暖”这一句,但在你提供的关键词中并未包含这一句,不过,为了保持诗词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我在译文中仍然保留了这一句,如果你只需要解析包含关键词的两句诗,那么可以相应地调整赏析和创作背景部分的解析内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