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湖亭春色
宋·陆游
猩红带露海棠湿,鸭绿平堤湖水明。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猩红色的海棠花带着晨露显得湿润娇艳,鸭绿色的湖水在平坦的堤岸上泛着明亮的光泽,燕子还没有归来,春天的气息似乎已近尾声,一片烟雨蒙蒙中,杏花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释义
猩红带露海棠湿:形容海棠花在清晨时分,花瓣上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颜色鲜艳如猩红。
鸭绿平堤湖水明:鸭绿色形容湖水清澈碧绿,平堤上的湖水在阳光下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燕子不归春事晚:燕子未归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
一汀烟雨杏花青:烟雨蒙蒙中,杏花显得更加青翠,一汀(一片水域)之景,更添几分朦胧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亭春色的美丽景象,通过“猩红带露海棠湿”和“鸭绿平堤湖水明”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里海棠花的娇艳和湖水的清澈,色彩鲜明,画面感强,后两句则通过“燕子不归春事晚”和“一汀烟雨杏花青”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淡淡哀愁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细腻情感和敏锐观察力。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心怀国家,忧国忧民,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于某个春日清晨,漫步于湖亭边,看到眼前的美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春天即将逝去的淡淡哀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