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千言不加点,班荆百榼命割鲜。全诗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王十七管记

唐·高适

故交吾未测,薄宦各飘蓬。

晚节方知此,吾心负晓风。

秋来远塞鸿,江上送归鸿。

落笔千言不加点,班荆百榼命割鲜。

荒亭酒一樽,独坐对婵娟。

把臂开尊饮,当歌共赋篇。

岁华何倏忽,离别此山川。

回首望乡路,空余泪满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适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高适的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译文

老朋友啊,我们的交情我至今难以捉摸,各自为官漂泊四方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到了晚年我才明白这份情谊的珍贵,我的心啊,仿佛辜负了清晨的和风,秋天到了,边塞的大雁南飞,我在江边送别归去的鸿雁,你落笔成章,千言万语一挥而就,无需修改;我们坐在草地上,铺开荆条,摆上酒杯,割下新鲜的肉食来宴饮,荒凉的亭子中摆放着一樽酒,我独自坐着面对明月,我们挽着手臂,打开酒樽畅饮,对着歌声共同赋诗,岁月流逝得多么迅速啊,我们即将离别这片山川,回头望向家乡的路,只剩下泪水洒满了田野。

释义

“落笔千言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且无需修改;“班荆百榼命割鲜”则描绘了朋友相聚时,以荆条为席,摆上众多酒杯,割下新鲜的肉食来宴饮的欢乐场景。

赏析

这首诗是高适赠别友人王十七管记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首联和颔联通过“故交吾未测,薄宦各飘蓬”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复杂感受和对各自漂泊生涯的感慨,颈联“落笔千言不加点,班荆百榼命割鲜”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尾联则通过“岁华何倏忽,离别此山川”等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离别的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高适与王十七管记的离别有关,高适作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一生经历了许多离别和漂泊,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和离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漂泊异乡、追求功名的生活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