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棘移门不费钱,好山无数碧巉然。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剪棘移门不费钱,好山无数碧巉然。

白云深处无人识,月满松风径自闲。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剪去荆棘,移动门户并不需要花费多少钱财,眼前是无数座碧绿陡峭的山峰,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无人知晓我的踪迹,月光洒满松林,清风徐来,小路显得格外清幽闲适。

释义

“剪棘移门不费钱”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态度,通过自己动手改善居住环境,而不追求奢华;“好山无数碧巉然”则展现了诗人眼前壮丽的自然景观,山峰青翠欲滴,形态各异,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白云深处无人识”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志向,以及不为世俗所知的淡泊心境;“月满松风径自闲”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剪棘移门”这一细节,展现了自己简朴而自足的生活态度;而“好山无数碧巉然”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直接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后两句“白云深处无人识,月满松风径自闲”则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创作往往与佛教思想、山林隐逸生活紧密相连,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自己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佛教禅宗“心无挂碍”境界的追求,诗人也借自然之景抒发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选择隐居山林以避世祸,释绍嵩的这首诗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