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愁终日竟胡为,老健人间自一奇。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后登快哉亭

宋·贺铸

经雨清秋玉露晞,闲将孤鹤对斜晖。

病前多欲今何有,老去无求似此稀。

穷愁终日竟胡为,老健人间自一奇。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作者及朝代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书法家,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祐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仕,善诗文,尤工词章,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译文

雨后初晴,秋色清明,玉露滴落,闲来无事,我携带着孤鹤,面对着斜阳余晖,曾经多病,欲望缠身,而今这些又有多少呢?老了,欲望也少了,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整天为穷困而愁苦,究竟是为了什么?能够老当益壮,在人世间保持健康,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风停了,小轩里没有落叶,只有几只小青虫相对着,吐着秋丝。

释义

这首诗是贺铸病后登快哉亭有感而发,诗中描绘了雨后清秋的景色,以及自己病后心境的变化,通过对比病前与病后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欲望难填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老健人间的珍视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上,通过“经雨清秋玉露晞”等句,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秋日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宁静淡泊的基调,在抒情上,诗人通过“病前多欲今何有,老去无求似此稀”等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欲望的反思和淡泊名利的心境,而“穷愁终日竟胡为,老健人间自一奇”两句,更是将全诗的主旨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老健人间的珍视和赞美。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全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诗人还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使得全诗情感真挚、自然流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贺铸在病后登上快哉亭时所作,当时,贺铸已经步入晚年,身体多病,生活困顿,他并没有因此消沉沮丧,反而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在登上快哉亭时,他看到了雨后清秋的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贺铸对人生的感悟和态度,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