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天台山
宋·释绍嵩
竹舆冲雨到天台,绿树阴中小阁开。
岩瀑飞泉声似鼓,松风阵阵入窗来。
作者及朝代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释绍嵩的作品在宋代诗坛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成就在于其留下的诗歌作品。
作者简介
释绍嵩虽为僧人,但其诗歌风格并不拘泥于佛家禅意,反而更多地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他的诗作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水之间的幽静与壮美,给人以心灵的洗涤与宁静。
译文
乘坐着竹轿在雨中匆匆赶到天台山,只见绿树成荫中,一座小阁楼悄然开启,岩石间的瀑布如同飞泉,声音轰鸣似鼓,阵阵松风穿窗而过,带来丝丝凉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天台山的情景,首句“竹舆冲雨到天台”点明了诗人冒雨前往天台山的行程,表现出对目的地的急切向往;次句“绿树阴中小阁开”则展现了到达后所见的美景,绿树成荫,小阁幽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风光,瀑布轰鸣,松风阵阵,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天台山的美景与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竹舆冲雨”、“绿树阴中”、“岩瀑飞泉”、“松风阵阵”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清新脱俗、幽静神秘的自然世界,这些意象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与淡然,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记载,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天台山的向往与赞美,天台山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和佛教名山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与创作,释绍嵩作为一位热爱自然的僧人诗人,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他或许是在某个雨天,乘坐着竹轿匆匆赶到天台山,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释绍嵩的这首《游天台山》不仅展现了天台山的美景与诗人的心境,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深远意境和真挚情感,成为了宋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