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袖手心如水,一点纱灯夜悄然。的释义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静思

唐·李商隐

道人袖手心如水,一点纱灯夜悄然。

月照松风清影动,云开竹径露光寒。

幽思渺渺随流水,远梦迢迢逐晓烟。

欲问浮生何处是,心无挂碍即神仙。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道人袖中的手心如同清水一般平静,夜晚里,一盏微弱的纱灯静静地燃烧,月光照耀下的松林,清风拂过,树影婆娑;云开雾散后,竹径上的露珠闪烁着寒光,深远的思绪随着流水飘向远方,遥远的梦境追逐着拂晓的烟雾,想要询问这浮生的归宿究竟在哪里,只要心中没有牵挂和障碍,便是真正的神仙境界。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道人夜晚的静谧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首联以“道人袖手心如水”形容其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次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颈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梦境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幽思,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即只要心中无挂碍,便能达到神仙般的境界。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道人的内心世界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对道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诗中的自然景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松风、竹径等,都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清幽的品质。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作品,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李商隐晚年的心境,李商隐一生仕途不顺,政治抱负难以施展,晚年更是饱受疾病和贫困的折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尘世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厌倦,转而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他通过描绘道人的夜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心灵自由的渴望和对尘世纷扰的逃避,诗中的自然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