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破幽禅
唐·吕岩(吕洞宾)
鼓乐弦歌万二千,天魔剩欲破幽禅。
若教回首无相忘,始得吾心学自然。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仙人,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生卒年不详,传说为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丙子四月十四日生,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级人物,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道号“纯阳子”,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为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著名的男性神仙,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
译文
在鼓乐弦歌的喧嚣中,有万种声音交织成一片,天魔试图打破这幽深的禅定境界,如果能让心灵在回首时不被外物所牵绊,忘却一切,才能真正领悟自然之道,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释义
“鼓乐弦歌万二千”描绘了繁华喧嚣的场景,象征着尘世的纷扰与诱惑;“天魔剩欲破幽禅”则表达了天魔(即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欲望)试图打破修行者所达到的幽深禅定境界;“若教回首无相忘,始得吾心学自然”则强调了修行者需要忘却尘世,不被外物所扰,才能真正领悟自然之道,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鼓乐弦歌的喧嚣为背景,反衬出天魔对修行者禅定境界的干扰,进而强调了修行者需要忘却尘世、保持内心宁静的重要性,诗中“万二千”的夸张数字,增强了喧嚣场景的表现力,而“天魔剩欲破幽禅”则直接点明了天魔的威胁,使得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最后两句则通过“回首无相忘”和“学自然”的表述,传达了修行者需要保持内心平静、忘却尘世纷扰的修行理念。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仙人,其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教思想,这首诗可能是在吕洞宾修行过程中,面对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欲望时,所写下的一首表达修行理念的诗作,通过描绘喧嚣的场景与天魔的威胁,吕洞宾强调了修行者需要保持内心平静、忘却尘世纷扰的重要性,同时也传达了道教中“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