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颍元非争夺场,潇湘自古水云乡。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潇湘杂居

宋·释绍嵩

箕颍元非争夺场,潇湘自古水云乡。

渔舟夜泛烟波渺,雁字秋回草木荒。

野老村居无俗客,诗人兴至有文章。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凉。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留有诗作传世,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释绍嵩的作品在宋代诗坛上虽不算显赫,但其独特的禅意诗风仍受到一些文人的赞赏。

译文

箕山和颍水原本就不是争名夺利的地方,潇湘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水云缭绕的仙境,夜晚,渔舟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泛游;秋天,大雁南飞,草木显得荒凉,乡野老人居住在村子里,没有俗客打扰;诗人兴致来时,便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什么时候能够回到那青山之外,享受月光下松风带来的清凉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潇湘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点明潇湘之地非名利场,而是水云乡;颔联通过渔舟夜泛、雁字秋回等意象,描绘了潇湘的宁静与荒凉;颈联写乡野老人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自己的创作生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潇湘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渔舟、烟波、雁字、草木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荒凉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箕颍与潇湘,强调了潇湘作为水云乡的独特魅力,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禅意,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禅意诗。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释绍嵩对潇湘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向往,他通过描绘潇湘的宁静与荒凉,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可能与诗人自身的修行经历和禅宗思想有关,也可能与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名利场的纷争有关,无论如何,这首诗都以其独特的禅意诗风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宋代诗坛上的一首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