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骸自觉难支久,一笑相从亦宿缘。出自哪首诗?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山寺

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残骸自觉难支久,一笑相从亦宿缘。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隐居为僧,后还俗应举,但未得显达,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善于锤炼字句,追求奇险,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寒气逼人,在这清幽之地,一座精致的寺庙静静伫立,夜空中,流星划过稀疏的树梢,月亮仿佛在云层中逆向行走,这山顶之上,人迹罕至,只有高大的松树与孤傲的仙鹤为伴,我这残破的身躯自知难以长久支撑,但能与君一笑相从,或许也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寺的清幽与孤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寒山、流星、走月、高松、孤鹤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自谦为“残骸”,表达了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忧虑,但同时又以“一笑相从亦宿缘”表达了对与友人相遇的珍惜和感激,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而又珍视友情的复杂情感。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苦吟诗风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高远,诗中“众岫耸寒色”一句,以“寒色”二字概括了山间的清冷与萧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两句,通过流星与月亮的动态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神秘感,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浩瀚。“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寺的偏远与孤高,以及高洁之士的孤独与清高,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使全诗在清冷中透露出一丝温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贾岛在隐居期间,游览山寺时有感而发,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生活困顿,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在隐居期间,他常常游历山水,寻找灵感,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山寺的清幽与孤寂,贾岛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友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