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张逸人山居
宋·刘过
西湖一别不知年,陈迹重寻麦岭边。
黄叶满山风扫地,白云开日水耕田。
寒烟衰草凝秋色,野径幽林噪暮蝉。
欲访故人何处去,空余茅屋锁苍烟。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过(1154年—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南宋文学家,与辛弃疾为友,词风亦相近,抒发慷慨激昂之情,豪放中带有苍凉沉郁之感。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过一生未得显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寓居昆山而卒,他性格豪爽,喜饮酒,好结交,诗词风格豪迈奔放,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及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其作品在南宋文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自从西湖分别后,不知过了多少年,如今我再次来到麦岭边寻找旧日的痕迹,秋风中,黄叶满山,仿佛是大自然在清扫地面;白云散去,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宛如有人在耕作水田,寒冷的烟雾笼罩着枯萎的草丛,呈现出深秋的景色;野径旁,幽深的树林中传来傍晚时分蝉的鸣叫,我想要拜访的老朋友如今身在何处呢?只见他的茅屋空荡荡的,被苍茫的烟雾所笼罩。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重逢旧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西湖一别不知年”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与重逢的难得,“陈迹重寻麦岭边”则透露出对过去记忆的追寻,后四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幽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情感,首联直接点题,引出重逢旧地的感慨;颔联以黄叶、白云、风扫地、水耕田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景象;颈联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凄清与幽静,暮蝉的鸣叫更添一份寂寥;尾联则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寻觅无果的失落,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刘过晚年时期,当他再次回到曾经与友人相聚的地方——西湖附近时,触景生情,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不禁心生感慨,于是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