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与史君同快意,卧听鼓角大江边。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水调歌头·舟中作

宋·杨万里

落日塞垣路,风劲敝貂裘,翻翻雁阵横秋,带得边声来远楼,瀚海阑干百丈,抵死踟蹰四望,过尽戍人稠,都把平生意,来作水天游。

鸬鹚滩上忽回头,一叶扁舟,也与史君同快意,卧听鼓角大江边,剩欲去携樽酒,直上南楼看晚,忘却柳营秋,赖有明朝好,且尽十分秋。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落日时分,我行走在边塞的路上,寒风凛冽,吹透了我破旧的貂裘,雁群在秋天的天空中翻飞,它们带来了远方的边塞之声,瀚海茫茫,栏杆高耸百丈,我驻足四望,心中犹豫不决,只见戍守边疆的士兵来来往往,十分稠密,我把平生的志向都抛诸脑后,来此水天之间尽情遨游。

在鸬鹚滩上我突然回头,只见一叶扁舟悠然漂浮,我也与史君一同享受这快意时光,躺在船上聆听大江边的鼓角之声,我真想带上美酒,登上南楼欣赏傍晚的景色,忘却那军营中的秋日时光,幸好还有明天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尽情享受这十分美好的秋日吧。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秋日傍晚时分,行走在边塞路上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边疆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快意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词以秋日边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上片通过“落日”、“塞垣路”、“风劲敝貂裘”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萧瑟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下片则通过“一叶扁舟”、“卧听鼓角大江边”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意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整首词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杨万里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他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边疆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快意生活的向往,在词中,他暂时忘却了仕途的烦恼,与史君一同享受这难得的宁静和快意时光,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词也反映了南宋时期边疆的动荡和士兵们的艰辛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