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东阳荣归图
明·杨士奇
尚书曳履上星辰,小为东阳作主人。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河春浪涨千门。
归来衣锦乡邦重,行处冠裳里巷喧。
从此青云更平步,汉家名相有前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士奇(1365年-1444年)
朝代:明朝
作者简介
杨士奇,字士奇,号东里,江西泰和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是明朝初年“台阁体”诗文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历仕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四朝,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是明朝前期重要的政治支柱之一,杨士奇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文风格平易近人,语言流畅,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尚书大人穿着官靴踏上星辰般的高位,也曾短暂地在东阳担任过地方长官。
清晨,皇宫的金阙响起悠扬的钟声,万户之门随之开启;春天,玉河的水浪高涨,涌动着千门万户的生机。
他衣锦还乡,受到家乡的敬重,走到哪里都引来乡亲们的围观和赞叹。
从此,他的仕途将更加平坦,如同汉朝的名相一样,留下光辉的足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李东阳(此处假设为诗中的尚书,因历史上李东阳确为明朝重臣,但原诗是否专指李东阳需考证,此处为便于解析而设定)从地方官到中央高官,再到衣锦还乡的荣耀历程,首句“尚书曳履上星辰”形象地描绘了李东阳仕途的显赫;次句“小为东阳作主人”则回忆了他曾任地方官的岁月,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他归乡的盛况和未来的美好前程,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李东阳仕途的辉煌和归乡的荣耀,首联以“曳履上星辰”的夸张手法,突出了李东阳的高贵地位;颔联则通过描绘皇宫的庄严和春水的生机,进一步烘托了他的显赫身份,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他归乡的盛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是一首充满赞美和祝福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东阳的仕途经历和归乡盛况有关,作为明朝重臣,李东阳在仕途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归乡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杨士奇作为同时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对李东阳的成就和荣耀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和祝福他,这首诗也反映了明朝时期士人阶层对仕途和归乡的重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