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襄阳城
唐·孟浩然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传闻夜市连三鼓,却恨庞公不入城。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有“诗佛”王维在前,但他亦有“诗星”之誉。
译文
楚地边塞连接着三湘之水,荆门山下茫茫九派相汇合。
江水滚滚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绵时隐时现在暮色中。
波涛汹涌城郭仿佛飘江上,大浪翻滚远空好似在摇晃。
襄阳城夜市繁华直到三更鼓响,却遗憾庞德公不肯来城中一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襄阳城的壮丽景色和繁华夜生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高人庞德公的怀念与敬仰,前六句写山水景色,后两句转入对襄阳城夜生活的描写及对庞公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景后点意,意境开阔而情调哀伤,蕴含着诗人壮志难酬的隐痛,是一首怀古伤今之作,首联写襄阳城地处楚地要津,与三湘、九派相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颔联、颈联写襄阳城外的山水景色,江水浩渺,山色迷蒙,城郭仿佛漂浮在水上,波涛汹涌,远空摇曳,气势磅礴,尾联笔锋一转,由景入情,写襄阳城夜市繁华,却遗憾庞德公不肯入城,表达了诗人对庞德公高风亮节的敬仰和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游历襄阳时所作,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的对象,孟浩然在游历襄阳时,被这里的山水景色和繁华夜生活所吸引,同时也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庞德公,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庞德公是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他拒绝出仕,隐居在襄阳鹿门山,与诸葛亮、司马徽等人为友,被后人尊为“庞公”,孟浩然在诗中表达对庞德公的敬仰,也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