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缨冠肃谒丈人君,广殿空庭吹宝熏”,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忍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听秦妇吟歌声,不怨秦郎不怨天。
但恨汉家青史上,无人为我立生传。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湘。
自从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遇太平。
空携旧曲思南浦,满目秋山对短亭。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豺狼又阻兵。
万里烟霄中路隔,五陵花柳一时新。
同心不语花前笑,一寸春心逐折枝。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惟见水东流!
黄尘漠漠雨潇潇,白雪纷纷草木凋。
四野无人行路苦,一身独在乱军中。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遥。
去日何曾畏艰险,归心日夜忆平辽。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缨冠肃谒丈人君,广殿空庭吹宝熏。
身著锦衣花拥簇,腰悬金带玉团温。
轻移莲步出宫门,指点江山气吐吞。
可惜当年龙卧处,今朝惟有鹧鸪喧。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创作诗歌,他的诗作以近体诗见长,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韦庄的词风清丽,情感真挚,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由于全诗较长,这里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我(秦妇)整理好衣冠,恭敬地去拜见尊贵的君王,宽广的宫殿和空旷的庭院中飘散着珍贵的香料。
释义:
“缨冠肃谒丈人君”:指秦妇整理好衣冠,恭敬地去拜见君王。“丈人君”在这里是对君王的尊称。
“广殿空庭吹宝熏”:描述宫殿的宽广和庭院的空旷,以及空气中飘散着珍贵的香料。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秦妇拜见君王的场景,展现了宫廷的庄严和肃穆,通过“广殿空庭”和“吹宝熏”的描写,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韦庄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秦妇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战乱时期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秦妇吟》是韦庄在唐末黄巢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中通过讲述一位秦地女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韦庄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使得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情感真挚动人,韦庄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秦妇吟》全诗较长,这里仅对包含关键词的部分进行了翻译和赏析,如需了解全诗内容及其详细背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