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青城
唐·李商隐
再到蓬莱路欲平,却吹长笛过青城。
云藏古寺无人识,月照寒松有鹤鸣。
野径花香风送远,山溪水暖鸟啼清。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听水声。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再次踏上前往蓬莱的路,感觉路途似乎变得平坦了许多,我手持长笛,吹奏着悠扬的曲调,穿过了风景秀丽的青城,古老的寺庙隐藏在云雾之中,无人知晓其所在;月光照耀着寒冷的松树,伴随着仙鹤的啼鸣,野间小径上,花香随风飘散至远方;山溪中水暖,鸟儿啼叫声声清脆,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只得独自倚靠在栏杆上,聆听那潺潺的水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踏上旅途,经过青城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寻求理解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如“云藏古寺无人识,月照寒松有鹤鸣”一句,通过云雾、古寺、月光、寒松和鹤鸣等元素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如“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听水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孤独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一次旅途中,他再次经过青城,被这里的自然美景所吸引,同时也勾起了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他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