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惭旅饭糜仓粟,常忆新橙捣脍齑。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故园

唐·韦应物

久惭旅饭糜仓粟,常忆新橙捣脍齑。

岁晚空庭无行迹,朝暝凭阑独启扉。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常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

译文

长久以来,我为自己客居他乡,白白消耗着仓库里的粮食而感到惭愧;时常怀念起家乡那新鲜甜美的橙子,以及用橙子捣碎后拌入细切的鱼肉和酱菜的美味,岁末时节,空旷的庭院里空无一人,从早到晚,我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打开房门,静静地凝视着外面的世界。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客居生活的无奈与自责,首句“久惭旅饭糜仓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长期在外漂泊,消耗他人资源的内疚感;次句“常忆新橙捣脍齑”则通过回忆家乡的美食,寄托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后两句“岁晚空庭无行迹,朝暝凭阑独启扉”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岁末时节,庭院空寂,无人来访,诗人只能独自凭栏,默默开启房门,面对空旷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客居生活的无奈,通过“久惭”与“常忆”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的“岁晚空庭”和“朝暝凭阑”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任职,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至某地,远离家乡,独自度过岁末时所作,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对客居生活的无奈和自责也愈发深刻,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哀愁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