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小技深知悔,旧稿如山欲尽焚。的解释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悔余斋残稿

清·郑板桥

笔端小技深知悔,旧稿如山欲尽焚。

删尽繁芜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郑板桥是清代有重要影响力的文人之一,他不仅在书画上造诣深厚,更在诗文创作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风格,他的书法被称为“板桥体”,独树一帜;绘画则擅长兰竹,笔墨酣畅淋漓,富有生活气息,在文学创作上,郑板桥以诗、词、曲、赋见长,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手中的笔墨技巧虽然微小,但我深知其中的不足与悔恨;旧时的稿件堆积如山,我恨不得将它们全部焚烧殆尽,我要删去那些繁琐冗长的部分,只留下清新瘦硬的内容;画画也是如此,画到最生疏的时候,恰恰就是技艺最成熟的时候。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郑板桥对自己过去作品的深刻反思和悔恨之情,他认为自己的笔墨技巧虽然有所成就,但仍有诸多不足,因此想要将过去的旧稿全部焚毁,以示决心,他也提出了艺术创作中“删繁就简”、“生熟转换”的重要理念,即要勇于割舍冗余,追求简洁明了;在技艺上,要经历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才能真正达到艺术的巅峰。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对自己艺术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刻洞察,诗中“笔端小技深知悔”一句,既表达了他对艺术的谦逊态度,也透露出他对自身技艺的不满和反思,而“旧稿如山欲尽焚”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过去作品的决绝态度,显示出他追求艺术完美的决心,后两句“删尽繁芜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则是对艺术创作理念的深刻阐述,既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郑板桥在艺术创作上的不断探索和反思有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郑板桥在书画和文学创作上都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反思自己的过去作品,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与他在仕途上的挫折和坎坷有关,使他更加专注于艺术创作,寻求内心的慰藉和寄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