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布谷
唐·罗邺
一声布谷便无说,红药虽开不属春。
自是子规啼血苦,却怜杜宇化时新。
山中寂寂人稀到,树头疏疏日易昏。
莫向东风怨离别,落花流水自朝云。
作者简介
罗邺,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不详,号不详,籍贯亦有多种说法,一说为余杭(今浙江杭州)人,一说为湘南(今湖南南部)人,罗邺才情出众,但仕途不顺,一生未得显达,多以游历和隐居为生,他的诗作风格清丽,意境深远,多抒发个人感慨与对时局的忧虑,是唐代晚期较有影响的诗人之一。
译文
布谷鸟叫了一声便不再言语,红芍药虽然绽放却不属于春天。
自然是子规鸟啼血声声悲苦,却又怜惜杜宇化身的时节更新。
山中寂静无人稀少到访,树梢稀疏日光容易昏暗。
不要向东风埋怨离别之苦,落花流水自会朝向新的云天。
释义
首句“一声布谷便无说”以布谷鸟的叫声开篇,暗示了春天的离去和寂静的到来,次句“红药虽开不属春”通过红芍药(芍药的一种,常在春末夏初开花)的开放,说明虽然花朵仍在绽放,但已不属于春天的范畴,后两句则通过子规(杜鹃鸟)的啼血和杜宇化身的传说,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替的哀愁和自然界的轮回。
赏析
这首诗以布谷鸟和红芍药为引子,巧妙地表达了春天逝去的哀愁和对自然界轮回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罗邺晚年隐居期间,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多感时局艰难,仕途无望,罗邺作为其中的一员,也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自然界的季节更替和人生的起伏变化,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