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儿曹纷纷不须挍,岁月推迁渠自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雨后的溪水漫过堤岸持平,闲来观看村童们感谢傍晚的晴天,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踉跄,纸鸢乘风在空中飞舞鸣叫,冬季的三个月就跟着塾师学习,农忙时节就回家跟随父兄耕田,孩子们玩耍嬉戏的行为不必纠正,岁月流逝他们自然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溪水上涨,村童在溪边嬉戏的场景,通过竹马、纸鸢等意象展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成长的看法,认为他们现在虽然顽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领悟生活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前两句写雨后溪水、村童晚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竹马、纸鸢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形象;后两句则寓含深意,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成长的期待和信任,整首诗既有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又有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回到家乡闲居时所作,在乡村的宁静生活中,诗人看到了孩子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也希望孩子们能够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将来能够成长为有担当、有智慧的人,他写下了这首诗,既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又寄托了对孩子们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