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变体(含关键词版)
山居闲情
唐·王维
袅袅炉香支枕看,终年只合掩柴扉。
云深鹤影孤飞处,月冷松风独啸时。
绿竹幽篁添静谧,清泉白石映清晖。
山居岁月无人问,自与闲云共一扉。
(注:由于直接包含“袅袅炉香支枕看,终年只合掩柴扉”这两句的完整原诗在王维作品中并未直接出现,故以上是根据王维山居诗风格及关键词创作的变体,以展现这两句词的意境。)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译文(变体版)
袅袅上升的炉香支在枕边静静观赏,似乎这一年中最适合的就是将柴门紧掩,云烟深处鹤影孤单飞翔,月光清冷下松风独自呼啸,翠绿的竹林增添了静谧的氛围,清澈的泉水与白石相映成趣,闪耀着清冷的光辉,在这山居的岁月里无人问津,只愿与悠闲的云朵共守这一扇柴门。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通过炉香、柴扉、鹤影、松风、绿竹、清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王维的山居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在这首变体诗中,“袅袅炉香支枕看,终年只合掩柴扉”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沉醉,又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炉香袅袅,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柴扉紧掩,则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选择,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对仕途心灰意冷,转而寄情山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变体诗正是基于王维晚年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疏离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