褫带脱冠犹病喝,正平颇忆著岑牟。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褫带脱冠犹病喝,正平颇忆著岑牟。

空庭日暮鸟飞尽,独倚阑干看落梧。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解下衣带,脱下官帽,我依然因病而咳嗽不止;不禁想起陈琳(字正平)当年也曾头戴面具,扮演戏子,空旷的庭院里,日已西斜,鸟儿都已飞尽;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默默地看着梧桐树叶一片片落下。

释义

首句“褫带脱冠犹病喝”描述了诗人因病而解除衣带、脱下官帽,但仍咳嗽不止的情景,透露出他身体的虚弱和内心的苦闷,次句“正平颇忆著岑牟”中的“正平”指东汉末年文学家陈琳,他曾为袁绍起草檄文讨伐曹操,后归附曹操。“岑牟”是古代演戏时扮演武士所戴的头巾和面具,这里借指陈琳当年在袁绍幕府时的生活,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往昔自由不羁生活的怀念,后两句“空庭日暮鸟飞尽,独倚阑干看落梧”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无限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病中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展现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孤独,首句以“褫带脱冠”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因病而不得不放弃官职、回归生活的无奈;次句则以陈琳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往昔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怀念,后两句则以空庭、日暮、飞鸟、落梧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身体也每况愈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遭遇,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