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夕洞庭应更好,谁能从我跨青鸾?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床清梦压星河。

此夕洞庭应更好,谁能从我跨青鸾?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南湖的秋水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澈,没有烟雾缭绕,我多么希望能乘着这股清流直上青天,暂且让我在洞庭湖畔借一点月色,驾着小船到白云边去买酒畅饮,喝醉后,我仿佛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还是水中的星辰升上了天空,我躺在床上,满脑子的清梦仿佛压住了璀璨的星河,这一夜,洞庭湖的景色应该更加美好,但又有谁能跟随我一起骑着青鸾(神话中的神鸟)遨游天际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在洞庭湖畔的秋夜美景中畅饮、醉梦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此夕洞庭应更好,谁能从我跨青鸾?”两句,既是对洞庭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渴望有人能与他一同分享这份美好,一同追求自由与梦想。

赏析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夜的湖光月色、诗人的醉态与梦境,展现了诗人李白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的个性,诗中“耐可乘流直上天”、“将船买酒白云边”等句,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浪漫气息,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而“此夕洞庭应更好,谁能从我跨青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洞庭湖时所作,洞庭湖作为江南名湖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李白在游历过程中,被洞庭湖的美景所陶醉,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诗篇,诗中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