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中尚可著四老,海外谁云无九州。的释义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中杂诗

南朝·梁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橘中尚可著四老,海外谁云无九州。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好学不倦,颇有文名,曾撰《齐春秋》,梁武帝知其书不实,命他亲自修改,而后焚其稿,事见《梁书》本传、《南史·吴均传》,明人辑有《吴朝请集》。

作者简介

吴均一生著述颇丰,除《齐春秋》、《梁武帝本纪》外,还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多已亡佚,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峻拔,时人仿效,号为“吴均体”。《山中杂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诗文的特点。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雾弥漫了整座山,翠绿的竹林中也能窥见太阳落山,鸟儿欢快地向屋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橘树中间尚且可以藏着四位老者(指商山四皓),海外又怎会没有九州大地呢?

(注:后两句为后人添加或误传,原《山中杂诗》前四句为吴均所作,后两句并非原文。)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前两句写傍晚时分,山边烟雾缭绕,竹林中落日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鸟儿的飞翔和云儿的飘出,进一步突出了山中的灵动和生机,而“橘中尚可著四老,海外谁云无九州”两句,虽非原文,但借用了典故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广阔世界的探索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中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前两句通过烟雾和落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林之中,后两句则通过鸟儿的飞翔和云儿的飘出,进一步突出了山中的灵动和生机,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而“橘中尚可著四老”一句,则借用了商山四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吴均生活在南朝梁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出身贫寒,但好学不倦,颇有文名,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施展和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隐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和隐逸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艺术功底。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