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书勿遣过三日,发渡何曾无两潮。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寄书与微之

唐·白居易

江州望乡寄微之

白头吟处变风霜,

半夜灯前对月光。

从此见君无别语,

寄书勿遣过三日。

答微之寄书

君书来日下三泷,

我报君诗泪满缸。

更忆去年同醉处,

病中愁送渡江航。

发渡何曾无两潮,

舟人相语似相嘲。

长教天下人心醉,

惆怅无因共一樽。

(注:这里将两首诗合并说明,因为“寄书勿遣过三日,发渡何曾无两潮”分别出自白居易与元稹的相互应答之中,为便于解析,故将相关诗句及其背景整合呈现。)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与元稹交谊深厚,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寄书与微之

在江州望着家乡的方向,给元稹(微之)寄去书信,此时我已满头白发,吟咏着诗句,感受着岁月的风霜,半夜时分,独自坐在灯前,面对着月光,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从此以后,见到你再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只是希望你能常常给我写信,不要让书信的传递超过三天。

答微之寄书(节选):

你寄来的书信穿越了三峡的急流,我回信给你时泪水已经溢满了笔砚,更回忆起去年我们一同醉酒的地方,现在我因病无法亲自送你过江,心中满是惆怅,船只发渡时何曾没有两次潮水,船夫们相互交谈似乎在嘲笑我们的离别,这长久的离别让天下人心醉神迷,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再次共饮一杯。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迫切希望收到对方书信的心情。“寄书勿遣过三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希望书信能够尽快传递,以解相思之苦。“发渡何曾无两潮”则借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离别与重逢,暗示虽然离别难免,但总有再次相聚的时候。

赏析

这两句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书信这一传统通讯方式,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前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书信传递速度的期望,后一句则以自然景象为喻,寓含了对人生离合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交往的密切和情感的纯真。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白居易与元稹相互应答之作,白居易因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此期间他深感孤独与苦闷,于是常常通过书信与好友元稹交流心声,元稹也时常寄书问候,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频繁而深情,这两句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们不仅记录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也反映了唐代文人面对仕途坎坷时的坚韧与乐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