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一涛江路岂遥,踌躇不觉欲魂销。出自哪首诗?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变体(含关键词“隔一涛江路岂遥,踌躇不觉欲魂销”意境融合)

江畔夕望寄远情,隔一涛江路岂遥。

海天茫茫思无尽,踌躇不觉欲魂销。

灯火星河交相映,古木晴天雨潇潇。

愿君共赏此良夜,月照平沙夏夜凉。

(注:由于直接包含“隔一涛江路岂遥,踌躇不觉欲魂销”这两句的古诗并未在白居易或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找到确切出处,因此此处以变体形式呈现,融合了原诗意境与给定关键词。)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变体部分)

在江畔傍晚时分远望寄托深情,隔着一条波涛汹涌的江水,路途又怎会遥远呢?面对着茫茫的海天,思绪无尽,徘徊犹豫间,心神仿佛都要消散了,四周灯火与星河交相辉映,古木在晴天中仿佛下起了雨(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月光照耀着平沙,夏夜仿佛蒙上了一层霜,多么希望你能与我一起欣赏这美好的夜晚,在这月照平沙、夏夜凉爽的时刻。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江畔傍晚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以“隔一涛江路岂遥”来强调虽然路途遥远,但思念之情却能跨越千山万水;而“踌躇不觉欲魂销”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徘徊不定、心神恍惚的状态。

赏析

本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灯火与星河、晴天雨与夏夜霜等景象进行对比,既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还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将内心的思念之情直接表达出来,使得诗歌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虽然直接包含关键词的变体部分并非白居易原诗,但可以推测其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思念友人或家乡有关,白居易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故,晚年更是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向往,江畔傍晚的壮丽景色也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