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宋·陆游
少年误计落人间,晚卧孤村日掩关。
病起书声惊宿鸟,秋来叶落满空山。
荒园草色侵吟席,野寺钟声入梦间。
谁遣诗魂招不得,一灯明灭照愁颜。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轻时因一时冲动而误落人间,晚年时独自居住在孤村之中,日落时分便紧闭柴门,病愈后读书的声音惊动了栖息的鸟儿,秋天到来时树叶纷纷飘落,覆盖了整个空山,荒芜的园子里草色蔓延到了我的吟诗之地,野外的寺庙钟声悠悠传入我的梦境之中,是谁让我的诗魂无法召回,只能在这忽明忽暗的灯光下,映照着我满是愁绪的脸庞。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晚年生活的孤寂与愁苦,首联“少年误计落人间,晚卧孤村日掩关”直接点题,回顾了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以及晚年孤独的生活状态,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病愈后的读书声、秋叶的飘落、荒园的草色、野寺的钟声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的氛围,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陆游晚年生活的孤寂与愁苦,诗中的“少年误计”与“晚卧孤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又突出了晚年生活的凄凉,诗中的景物描写也极具感染力,如“病起书声惊宿鸟,秋来叶落满空山”等句,不仅描绘了生动的画面,还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陆游晚年生活的孤寂与愁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