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的解释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灯对青史,寂寞听河涛。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

(注:原诗中后两句“孤灯对青史,寂寞听河涛,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并非张祜原句,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了适当改编,但保留了“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这一关键句,张祜原诗的完整版本为四句:“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作者简介

张祜,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曾漫游各地,并一度隐居润州鹤林寺,他性格孤傲,不肯趋炎附势,一生未得显达,张祜的诗风清新明快,尤善宫词,与杜牧齐名,人称“张杜”,他的诗作在唐代颇有声望,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金陵渡口旁的小山楼上,我这一夜行旅之人自然心生忧愁,江面上乌云密布,瓜步山一带秋雨绵绵;石城(即南京)的树木在秋风中萧萧作响,落叶纷飞,我独自面对孤灯,翻阅着青史,耳边是寂寞的河涛声,我梦中仿佛回到了唐朝的宫廷,春日白昼悠长,我正随着乐声翩翩起舞。

(注:由于后两句为改编,译文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以符合改编后的内容,原诗仅前四句,译文应聚焦于前四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金陵渡口小山楼上的所见所感,首句点明地点和情境,次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行旅之人的愁绪,三、四两句则通过描绘江云、瓜步雨、木叶、石城秋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金陵渡口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两句尤为精彩,以凝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南秋雨的凄清和萧瑟,与诗人的愁绪相得益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张祜在唐代颇有声望,但一生未得显达,他性格孤傲,不愿趋炎附势,这在他的诗作中也有所体现,这首诗可能是张祜在游历金陵时所作,金陵(今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张祜在金陵渡口小山楼上眺望江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愁绪的诗篇,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张祜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