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未遍枝南北,定为馀寒得小留。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微动晚风来。

梅花未遍枝南北,定为馀寒得小留。

作者及朝代

张道洽,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泽民,号竹斋,衢州(今属浙江)人,曾从学于杨万里,诗多抒写闲情逸致,风格平易近人,部分作品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之情,著有《竹斋诗集》。

作者简介

张道洽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外有强敌侵扰,内有政治腐败,尽管时局艰难,张道洽仍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忠诚。

译文

走在荒芜的林间小道上,一路苔藓覆盖,晚风轻轻吹动竹梢,梅花尚未开遍南北枝头,想必是因为残余的寒意让它稍作停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林、苔藓、竹梢和梅花等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诗人以梅花未遍开为引子,暗示了时节尚早,余寒未消,梅花因此未能完全绽放,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首句“行尽荒林一径苔”描绘了诗人行走的环境,荒林、苔藓等元素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次句“竹梢微动晚风来”则通过竹梢的摇曳和晚风的吹拂,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后两句“梅花未遍枝南北,定为馀寒得小留”则点明了诗的主旨,以梅花的未遍开为引子,暗示了时节尚早,余寒未消,梅花因此未能完全绽放,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梅花的风姿,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外有强敌侵扰,内有政治腐败,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梅花作为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象征,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希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