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南曲
唐·储光羲
日暮江南烟水寒,游人已渡落花滩。
处处楼台多侠客,家家船舫待春游。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7年-约763年),唐代著名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汜水尉,后转安宜尉、下邽尉,因仕途不顺,晚年归隐终南山,储光羲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山水和隐逸生活,与王维、孟浩然等诗人有相似之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译文
傍晚时分,江南的水面上弥漫着寒冷的烟雾,游人们已经渡过了落满花瓣的河滩,到处可见楼阁亭台,其中居住着许多侠客;家家户户都备好了船只,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好去游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以及人们对春游的热切期盼,首句“日暮江南烟水寒”以景起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次句“游人已渡落花滩”则通过游人的行动,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后两句“处处楼台多侠客,家家船舫待春游”则进一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人文风情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后两句,通过“侠客”和“船舫”两个意象,既展现了江南水乡人民的英勇与豪迈,又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储光羲的仕途不顺和归隐生活有关,在唐代,江南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和创作,储光羲作为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对江南水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他选择归隐终南山,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归隐期间,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怀念和向往之作,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