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骑款段乘下泽,州县岂必真徒劳!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唐·杜甫

勉骑款段乘下泽,州县岂必真徒劳!

悠悠世路无知己,漠漠长途信摽槎。

江天雨夜寒声急,林树烟朝曙色高。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勉强骑着慢行的马匹行走在低洼之地,在这州县任职又怎能说是真的徒劳无功呢!漫漫人生路上找不到知己,茫茫长途上只能任凭船只漂泊,江天雨夜,寒风呼啸,林树烟朝,曙色高照,已经忍受了十年的孤独与漂泊,如今勉强在一处栖身,求得暂时的安宁。

释义

“勉骑款段乘下泽,州县岂必真徒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与自我安慰,款段,指马行迟缓貌,这里借指卑微的官职或低下的处境,下泽,低洼之地,比喻卑微的地位或环境,诗人认为自己虽然身处卑微,但在这州县任职也并非完全徒劳无功,仍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仕途的深刻思考和无奈感慨,首联以“勉骑款段乘下泽”起笔,既写出了诗人身处卑微的处境,又透露出一种自我安慰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颔联“悠悠世路无知己,漠漠长途信摽槎”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知己难觅、长途漂泊的感慨,颈联“江天雨夜寒声急,林树烟朝曙色高”以景寓情,通过描绘雨夜江天、烟朝林树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尾联“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孤独漂泊生活的忍受和对未来栖身之所的勉强接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和流离失所,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的处境和心境,表达了对人生、仕途的深刻思考和无奈感慨,他也通过自我安慰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坚强意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杜甫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