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醉中吟
唐·白居易
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
百年愁里过一生,万斛愁中得几醒。
天公见我心坚苦,特遣花神来劝酒。
花枝向我舞逶迤,劝酒不须辞更起。
酒中适何情,身外穷通理。
毕竟百年浑是梦,夜来还向梦中寻。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卓越,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译文
倾尽家产酿造了三千石的酒,但万斛的闲愁却连酒都无法抵挡,在百年的愁苦中度过一生,万斛的愁绪中又能清醒几次呢?上天似乎看到了我内心的坚苦,特意派遣花神来劝酒,花枝向我摇曳生姿,劝酒时不必推辞,再喝一杯吧,酒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身外的穷达荣辱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人生百年都像是一场梦,夜晚还会在梦中继续追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面对生活中的愁苦和困境,选择以酒为伴,试图在醉意中忘却烦恼,即使倾家荡产酿酒,也无法完全消除内心的愁绪,诗人通过花神的劝酒,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穷达荣辱的淡然态度,认为人生如梦,不必过于执着。
赏析
这首诗以酒为线索,展现了诗人白居易面对人生愁苦时的豁达与超脱,诗中“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酒的痴迷,也暗示了愁绪的深重,而“毕竟百年浑是梦,夜来还向梦中寻”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和留恋,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内心的愁苦,诗人选择以酒为伴,试图在醉意中寻求解脱,诗中通过描绘酿酒、劝酒等场景,以及对人生如梦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也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超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