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出自哪首诗?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成都

唐·韦庄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

锦官城里寻花处,行尽青溪不见人。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其诗作多反映战乱离乱和民生疾苦,词则多写闺情离思,情感真挚,风格清丽,韦庄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倚靠着装饰华丽的锦瑟,轻击着清脆如玉的壶器,我这位来自吴中的狂放之士,如今正游历在繁华的成都,在这锦官城中寻觅赏花之地,沿着青溪一路行走,却几乎不见人影,只觉一片清幽。

释义

“倚锦瑟,击玉壶”描绘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以锦瑟和玉壶为伴,显示出其文人雅士的风度和不羁的性格。“吴中狂士游成都”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此行目的地,吴中狂士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与自傲,游成都则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向往和游历的愉悦。“锦官城里寻花处,行尽青溪不见人”则描绘了诗人在成都的所见所感,锦官城即成都,以花闻名,但诗人行走于青溪之畔,却少见人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韦庄游历成都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通过“倚锦瑟,击玉壶”的描绘,刻画出诗人洒脱不羁的形象,而“吴中狂士”的自称,则透露出诗人的自信和狂放,后两句则通过“寻花处”和“行尽青溪不见人”的对比,展现了成都的幽静之美,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孤寂和落寞,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成都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韦庄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对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游历成都期间,当时成都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许多文人墨客向往之地,韦庄在游历成都的过程中,被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同时也感受到了成都的宁静和清幽,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成都美景和自身心境的一种抒发和表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