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摘残蔬循废圃,卧闻饥雀噪空囷。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119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村居初夏》,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村居初夏

宋·陆游

行摘残蔬循废圃,卧闻饥雀噪空囷。

久贫惯得长斋味,多病惟求静养身。

雨霁风清双燕语,日长人静一庭春。

门前车马谁相过,幸有溪山得近邻。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在废弃的菜园里行走采摘剩下的蔬菜,躺着时听到饥饿的麻雀在空荡荡的粮仓里鸣叫,长期贫困已经习惯了素食的味道,身体多病只希望能安静地修养,雨后放晴,微风轻拂,双燕在耳边低语,白天变长,庭院里一片寂静,春意盎然,门前没有车马经过,幸好有溪水和高山作为近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村居初夏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人通过采摘残蔬、听到饥雀鸣叫等细节,展现了生活的贫困和艰辛,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选择了长斋素食和静养身体,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还描绘了雨后放晴、双燕低语、庭院寂静等美丽的自然景象,以及溪水和高山作为近邻的宁静生活,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村居初夏时的生活场景,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采摘残蔬、听到饥雀鸣叫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贫困和艰辛,但并未因此流露出过多的哀怨和不满,相反,他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困境,选择了长斋素食和静养身体,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诗中还融入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和宁静的生活环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家乡期间,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家乡,过上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和闲适诗,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通过描绘村居初夏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