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辞朝行
宋·陆游
当年赐第明光宫,乌衣群从驰骖骢。
文章最忌百家体,仕宦多因一事通。
去国十年头尽白,归乡万里梦长空。
从今再草公车奏,惟有挂冠神武门。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当年我在明光宫中受到皇上的赐第,与一群身着黑衣的官员们一同驰骋,文章写作最忌讳的是杂糅百家风格,而仕途的通达往往是因为某一方面的专长,离开京城十年,我的头发已经全白,回到家乡万里之遥,梦想却如同空中楼阁,从今以后,我再次起草向朝廷进谏的奏章,但心中只有挂冠而去,离开神武门的念头。
释义
这首诗是陆游表达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作,诗中回忆了当年在朝廷中的生活,以及自己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最后表达了想要辞官归隐,远离政治纷争的愿望。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深刻反思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当年赐第明光宫”与“归乡万里梦长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感受。“文章最忌百家体”一句,也体现了陆游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最后两句“从今再草公车奏,惟有挂冠神武门”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辞官归隐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复国,却屡遭排挤、罢黜,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陆游深感疲惫和无奈,对仕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家乡的思念日益加深,陆游更加渴望能够回到家乡,过上宁静的生活,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想要辞官归隐的愿望,这也反映了陆游在晚年时期对人生和仕途的深刻反思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