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3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元代诗人虞集的《挽文丞相》,下面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挽文丞相》

元·虞集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

作者简介

虞集(1272年-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虞集自幼聪敏,3岁即知读书,少时受家学于父虞汲,元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迁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齐名,并称“虞揭”;书法与赵孟頫齐名,人称“赵虞”。

译文

只能徒劳地用武力去挽回那即将落下的夕阳(指南宋的灭亡),作为俘虏的无奈只能任凭北风吹向北方,子房(张良)本是为了报韩国的仇而出山,诸葛亮哪里知道汉朝的国运已经转移,云遮暗了鼎湖山,龙已飞得很远,月明之夜,华表上鹤归来的消息迟迟未传,向北遥望中原,泪水沾满了衣巾,只能空想那黄旗渡过黄河的渡口。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天祥的深深悼念和对其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比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突出了文天祥在国破家亡之际的英勇与无奈,通过描绘云暗月明、龙去鹤迟等自然景象,渲染了一种悲壮而苍凉的氛围。

赏析

此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壮,诗人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文天祥的忠诚与无奈、悲壮与苍凉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直接点明文天祥的无奈与忠诚;颔联“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通过对比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进一步突出了文天祥的英勇与悲壮;颈联“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渲染了一种悲壮而苍凉的氛围;尾联“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文天祥的深深悼念和对其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是虞集为悼念南宋末年著名抗元英雄文天祥而作,文天祥在元朝统治下坚贞不屈,最终被杀害,虞集深感其忠诚与悲壮,遂作此诗以表敬意和悼念,当时元朝已经统一全国,但南宋遗民对元朝的统治仍怀有深深的敌意和不满,虞集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文天祥的忠诚和悲壮精神深感敬佩,因此创作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悼念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