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皎然
溪鸟孤飞寒霭外,野人参语夕阳中。
苍苔白石无机事,行到前山日已空。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丽闲淡,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溪边的孤鸟在寒冷的云霭之外独自飞翔,野外的老人在夕阳的余晖中相互交谈,苍苔覆盖的白石旁没有世俗的纷扰,我走到前山时,天色已晚,太阳已经落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所见到的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首句“溪鸟孤飞寒霭外”以孤鸟和寒霭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次句“野人参语夕阳中”则通过夕阳下老人交谈的场景,增添了一份温馨与和谐,后两句“苍苔白石无机事,行到前山日已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清幽与无争,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行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首句中的“孤飞”与“寒霭”相呼应,突出了孤鸟的孤独与环境的清冷;次句中的“参语”与“夕阳”相映衬,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后两句则以“无机事”和“日已空”为结,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摒弃,又暗示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领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皎然出家为僧后,游历山水之间时,作为一位诗僧,皎然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他在游历过程中,常常被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所打动,于是将这些感受融入诗歌之中,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山行中,面对眼前的自然景象,心生感慨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