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换得金鸦觜,种药南山待太平。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述怀

唐·吕岩(吕洞宾)

十年拄杖遍天涯,几度逢春不换家。

菜叶浊醪长自足,桃红柳绿是谁花。

高山流水依然在,皓魄当空照万沙。

貂裘换得金鸦觜,种药南山待太平。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吕洞宾,以其神秘莫测的道术和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而闻名,传说中,他多次显化于世,度化众生,被尊为剑祖剑仙、文曲星、吕祖等,吕洞宾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小说、戏曲中,成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译文

十年来我手持拐杖走遍了天涯海角,多次遇到春天却未曾想过更换家园。

粗茶淡饭和自酿的浊酒足以让我满足,那桃红柳绿的美景又是谁家的花呢?

高山流水的美景依然如故,明亮的月亮高悬夜空照耀着万沙之地。

我用珍贵的貂裘换来了金鸦觜(一种珍贵的酒器或象征),在南山种植草药等待着太平盛世的到来。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吕洞宾对自由、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太平盛世的期待,他游历四方,不慕荣华富贵,以简朴的生活为乐,他也寄托了对社会安定、人民安康的美好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游历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品质,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社会和平的向往,特别是“貂裘换得金鸦觜,种药南山待太平”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愿意放弃世俗的财富和地位,以换取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安宁。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其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教思想和哲理,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四方、感悟人生后所写,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体现了道教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