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迎春
宋·叶绍翁
约束园丁勤洒扫,迎年作意待春来。
阶前冻雪催梅绽,陌上晴风送暖回。
巧手裁出红胜火,芳心暗许绿如苔。
人间万事皆如梦,唯有春光不负人。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叶绍翁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文学家、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他长期隐居山林,生活简朴,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情趣,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
译文
我吩咐园丁勤勉地洒扫庭院,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特意准备迎接春天的降临,台阶前的积雪催促着梅花绽放,田野间晴朗的春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巧手仿佛能裁剪出比火还红的花朵,芳心暗自许诺着绿意如苔的生机,人世间万事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只有春天的美景不会辜负人们的期待。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园丁洒扫迎春、自然景物变化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约束园丁勤洒扫”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迎接新年的认真态度;“迎年作意待春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期待春天的到来,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诗人以园丁洒扫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迎接春天的主题,并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巧手裁出红胜火,芳心暗许绿如苔”两句尤为精彩,既表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又寓意着生命的勃勃生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叶绍翁隐居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因此在春天即将到来之际,他满怀期待地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期盼,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