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村医
唐·卢延让
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
草舍只留双鹤住,松风清处读《黄庭》。
作者简介
卢延让,字子贻,号卢延平,唐代晚期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卢延让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村医常常骑着驴子,肩上背着药囊行医;每当他经过村庄小巷时,村民们总是欢欣鼓舞地夹道欢迎,他的草屋里只留下了两只白鹤相伴,而他则在松树清风之处研读《黄庭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村医行医的场景和他的生活环境,首句“驴肩每带药囊行”描绘了村医背着药囊、骑着驴子行医的形象;次句“村巷欢欣夹道迎”则表现了村民们对村医的热烈欢迎和尊敬,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村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进一步突出了他的高洁和淡泊名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村医的形象和村民们对他的尊敬,首句通过“驴肩每带药囊行”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村医行医的艰辛和执着;次句则通过“村巷欢欣夹道迎”这一场景描写,表现了村民们对村医的感激和敬仰,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村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进一步突出了他的高洁和淡泊名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卢延让通过描写村医的形象和村民们对他的尊敬,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他也通过描写村医的高洁和淡泊名利,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展现了卢延让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